
空氣清淨機實測【Adawo愛達屋】【X8】
其實這個 Adawo 愛達屋在台灣並沒有銷售,會特別從淘寶買來,主要是因為幾個月前被一個正準備集資的品牌 Apolnus Myth A1 打到廣告...
憑著石課長多年以來的集資經驗,直接淘寶蒐起來,馬上就找到這台機器的原型機!(後來發現其實蝦皮也有,只是價格高出不少)
稍微看了下官方介紹,其主打零耗材的淨化技術,使用負離子靜電 + UVC 燈殺菌的方式來淨化空氣
其實本人對零耗材沒甚麼意見,畢竟靜電集塵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了,但問題這個 UVC 燈嘛…
稍微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,UVC 燈管是出廠就已設定好壽命的必換耗材啊!
不管如何,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深度了解它的表現吧 !
以下將會是我個人的評測方式:
- 產品外觀與設計
- 濾網與清淨技術介紹
- CADR 清淨效力實測(PM 0.3 細懸浮微粒)
- 噪音值實測/年耗電費估算
- APP 操作
- 濾網清潔及保養(髒汙後效能實測)
- 綜合評語
產品外觀與設計:
官方產品數據↓
尺寸:36.75 cm (寬) * 32.75 cm (深)* 59.65 cm (高)
重量:9.3 kg
適用坪數:10-16 坪
CADR值:450 m3/h (Apolnus Myth A1 標示為 392 m3/h)
功率:60 W
電壓:220 V
噪音:32 dB (靜音)
就直接給它看下去!
同樣為純白色的標準外觀,前方多一個銀色飾條稍作裝飾,雖說外表看似小坪數在用的尺寸,可重量卻將近 10 公斤,還好有輪子,不然搬移會有點吃力。
進風口設於機器底部的左右兩側,大小相間的口徑增添了些設計感。而右側進風口上方為偵測器坐落的位置,本機配有微粒/氣味兩種偵測,可以針對兩種汙染進行風速的調節。
上方出風口處旁則是操作的面板,屬於觸控式的,看似陽春但也稍有科技感,除基本的手/自動模式的風速調整外,還可以看到本機強調的 UV 燈殺菌功能,每次運作時間為一小時。另外,面板還可以查看當前的 PM2.5 微粒數值,當然也能在 APP 中檢視,留待後續介紹。
操作及功能包含:
開/關機
自動/睡眠模式切換
手動風速切換:4 段速切換
定時/童鎖(最高 8 小時)
UV 殺菌燈啟閉(1 小時)
APP 連接(WIFI)
監測燈號的部分則是上/下分別顯示,個人認為雖然看起來很專業,但若上下顯示的燈號不同,會讓人有點眼花撩亂,還以為是七彩霓虹燈...
★★★★(優) ★★★(良) ★★(中) ★(差)
此為中國版的機器,所以電源需要電壓 220 V,得額外再購買一顆增壓器。另外,上方貼有中國的能源標章,本機竟被歸類為高耗能。
這邊發現一個重點,本機「UV殺菌燈啟閉 1 小時」功能直接限制了每次的使用時長,這不是 Adawo (Apolnus Myth A1) 空氣清淨機可以去除細菌或病毒的主要技術來源嗎?
問題是細菌、病毒等空氣汙染源多是「持續不斷產出」的狀態,只開一小時僅能在實驗室的測試環境中取得成效,於正常家庭的使用環境,根本無法有效抑制細菌吧...
更不用提每次都要自己手動打開有多麻煩,這功能的限制,其實可以看出廠商在「零耗材」與「UVC 燈管壽命」上的花言巧語
由於燈管壽命與機器其他零件的壽命相差甚遠,因此為達成零耗材的口號,只好限制消費者使用 UVC 燈管的時數了!
濾網與清淨技術介紹:
前頭說到本機是利用負離子靜電集塵方式來清淨空氣,而靜電集塵就是利用電荷異性相吸的原理,讓髒空氣的微粒荷正電後,再通往負電的集塵板並附著在集塵板上,因而達成淨化空氣的目的。
後面就來細瞧當中的濾網配置狀況:
開啟後蓋,裡面的用料還真是不少,總共四層的過濾配置,馬上來看個究竟。
和一般濾網型的機台其實概念差不多,同樣都有初效濾網和活性碳網(臭氧分解),主要差異就是中間這塊靜電網,本身為薄型塑膠片材質,號稱噴塗了石墨稀的導電膜,上圖即為它的過濾順序。
寫到這裡,百靈的空氣清淨機和此台也有相同的設計概念,目前在 MOMO 有 5,990 的優惠價格,CADR 也差不多,但僅需要清潔一個濾網。
經過前三層的濾淨後,裏頭還有最後的大魔王,同樣是離子集塵網(圓筒式),將前面沒有捕捉到的髒污做攔截,這也是可以水洗後繼續使用的,拉近看確實做得很密,摸起來有點像塑膠片。
不過這個設計一看就非常難清潔,用過靜電集塵類型產品的朋友應該都知道,集塵板都是要刷洗的,有時候甚至得搭配洗劑,這個圓筒 + 葉片緊密排列的造型,想到清潔流程就令人頭皮發麻。
另外,塑膠片本身就不耐刷洗,也容易因為溫度、濕度等問題產生龜裂,石課對於這項設計是否能經得起台灣的氣候感到非常懷疑...
濾網都取出後,帶大家看一下內部的細節>>>
上述提及的離子集塵網在其安裝的位置都有通電的鐵片,這能讓石墨稀塗層的塑膠片上通電,當髒污經過時可以附著在上面。此外,在進風口處有著 4 支製造負離子的碳刷,出風口還有 1 支,共有 5 支。有別於一般機器的 1-2 支,這部分個人有點小小的疑慮,擔憂已知的負離子問題該如何解決?
1: 負離子非常容易受到環境因素,不能穩定產生離子,效能常常忽高忽低
2: 碳刷易髒且壽命短,更換非常麻煩,一次還要更換 5 支 ?
例如: SHARP的負離子碳刷就明確說壽命為釋放濃度總量 25,000,用完就是要換
3: 室內充滿負離子,灰塵掉到地板甚至吸入肺部
看完上面的濾網大概可以得出本機的空氣淨化步驟:
負離子釋放→初效濾網(可水洗)→離子集塵網(可水洗)→臭氧分解網(活性碳)→環狀離子集塵網(可水洗)
官方濾網及清淨技術示意圖
剛上面談到說擔心它的吸附能力問題,這邊就簡單拿些大型顆粒髒污實驗看看。
經過實地測試,看起來每一層濾網都有其吸附能力,暫時可以消除上述的擔憂!
CADR 清淨效力實測(PM 0.3 細懸浮微粒):
接著,讓我們來看它真正的能耐,擁有 CADR 值 450 (m3/h),究竟效能有多強?!
並以此定義為最高速時的潔淨效能,再實測各段風速值且估算對應之 CADR 分別是多少:
風量的安排配置上算是緩步地下降,並不會突然掉很多,所以在每個段位上都還有不錯的潔淨效能!
【10 分鐘 PM 0.3 細懸浮微粒去除】
上面已經看出針對大型微粒是有吸附效果的,所以這部分將要看更細微的 PM 0.3 微粒捕捉效率,現在就讓石課的瘋狂實驗室告訴你!
使用的機器是美國 TSI AEROTRAK™ 手持式微粒子計數器
測試方式如下:(對角線香菸測試)
1.將微粒子計數器平擺於客廳茶几上,並斜對著清淨機距離 50 公分處
2.並於客廳另一頭角落處,利用抽排風機管線吸取三支香菸,由排風管慢速製造汙染,使其自然擴散
3.同時為確保不受外界氣流影響,此時門窗皆為緊閉狀態,避免汙染源增減
4.靜待香菸完全燃燒後,開啟計數器偵測微粒讀數,等待讀數上升至一定數值(PM0.3:864000)
5.最後,打開清淨機並鎖定於最高速 L4 檔位,倒數計時 10 分鐘,記錄數值下降狀況
起始讀數 PM0.3 約為 864000,經最高速淨化 10 分鐘後,PM0.3 下降至約 756000,下降幅度約為 108000/10分鐘
※ 重複幾次的實驗,其效能忽高忽低,這邊取最好的數據。負離子對於環境的敏感度頗高,稍微濕度異動,都可能影響到效果
噪音值實測/年耗電費估算:
▲ 噪音值實測
結束濾淨效能的章節,現在就來聽聽看音量的表現,現在家中的噪音值大約是 40 dB,是一般住家安靜沒干擾的狀況下。
測試方式如下:
1.將分貝計架於離地 70 公分高,並對著機台出風口距離 20 公分處
音量上在 L3-L4 時都來得較高,而高低得落差也來得較大,整體來看,扣除最低速的話,其餘三速都能明顯感受其存在感...
▲ 年耗電費估算
因本機為中國版本的機器,所以使用上要再多一個增壓器才能運作,一般來說,大家應該都跟我一樣認為會很耗電,而且很誇張,但究竟如何還是得實際測量才知道。
△官方標示功率:60 W
△實際測量功率:L4:58 W/L3:32 W/L2:17 W/L1:10 W
*每度電費暫估 4 元(1,000W) *一年(每天24小時)= 8,760 小時
58 W(以 L4 估算)*8,760小時=508,080 W
508,080 W/1,000 W= 508.08 度電
508.08 度*4 元= 2,032 元
如果每日開 24 小時,一年下來將會有 2,032 元 的電費,若除以12個月的話,那就表示每月需花 169 元在機器的使用上。
雖然看似有點多,但已經有比原本預想的還要低了,若真能不用換濾網的話,這點花費還算可以接受吧!
APP 操作:
本機若想使用手機操作則需要下載一個中國的「塗鴉智能」APP,這看起來應該不是品牌自行開發的程式,因此,可以添加其他不同品牌的機器,不單只有清淨機,就連掃地機器人等智能家電都可以,連線上一點都不困難,很容易就能串接上。
至於操作的介面其實很陽春,並沒有搞得太花俏讓人眼花撩亂,能夠很直覺地使用及設定,下列就稍微介紹一下 >>>
圖一:主畫面會顯示當下的空氣品質(PM2.5)及運轉模式,同時還有歷史空品紀錄,按鍵上就是基本的開/關和模式風速切換
圖二:點進設定鍵後,可以執行進階的操作,如 UV 殺菌燈和負離子的啟閉,另外還有定時的功能也在此處進行設定
本機的 APP 介紹大致就是這樣。
濾網清潔及保養(髒污後效能實測):
最後,本機號稱不用替換濾網等耗材,也是這次石課會選擇它的原因,雖說不需替換濾網,但使用久了之後,髒汙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得進行清潔,以免吹出來的都是髒空氣...
在這之前,讓我們先看看,若是髒汙積累到一定程度後,清淨的效能還能維持嗎?特別是負離子的部分,還是會有什麼變化呢?
▲ 濾網及內部髒污(油汙、毛髮、細微塵等)
PS. 單看本機核心的可水洗式離子集塵網
上圖為使用 2 個月後的狀況,為了更貼切地測試,使用環境多半為常見的空氣中髒污,如香菸的焦油、毛髮和灰塵等。
除了濾網上的髒污外,觀察到負離子碳刷上面已經骯髒到不行了!
▲ 髒污後效能實測
馬上就來看看歷經上面的髒污過後,究竟效能會產生怎樣的變化,馬上揭曉!
測試方式:將濾網放回後,同樣以前面針對 PM 0.3 去除效率的實驗進行 10 分鐘的香菸淨化,好有個比較基準
起始讀數 PM0.3 約為 850000,經最高速淨化 10 分鐘後,PM0.3 下降至約 772000,下降幅度約為 78000/10分鐘
而與原新機時最高的 108000/10分鐘 相比的話,相較之下少了將近 30 %(27.78%) 的去除率,可以看出其技術核心的穩定性很不好,上下可達 30% 之遠的差距。
▲ 濾網清潔及保養
看了一下官方的介紹頁面並沒有特別說明清潔方式,只有說用水洗就可以了...
但實際上只靠水洗是不太可能的,沾染油汙的器具就得使用清潔劑才能洗淨。
特別是主要用來集塵的塑膠片,當香菸、廚房油煙、精油等油性物質附上去時,若不以清潔劑溶解,就會和 HEPA 濾網一樣累積堵塞。
那我就先試試魔術靈浴室清潔劑看效果如何,先簡單沖一下水,然後噴上去給它咬個幾分鐘,再來刷刷洗洗,不知道會不會傷到塗層就是了!
話說這灰色的框架並無法拆卸,怕大力會弄斷就不敢再用了!
這邊要說明一下,單純沖水刷洗,並不能清除髒汙...
可以觀察上面這超多層的塑料片,說真的很難伸進細縫中刷洗,用太大的刷子也難以徹底清潔,看來只能拿小牙刷了...
洗完後建議大家要大力把水甩乾或是拿吹風機吹掉水珠,不然它緊密的夾層藏著很多水,會很容易沒曬乾,靜電技術的機種,只要有一滴水珠就足以讓你的產品報廢。此外,邊框裡的水就不知道怎麼辦了。
清洗完後拿去陽台曬了 3 天的太陽,瞧起來是有乾了吧?但曬乾才發現油漬清的不乾淨就是,看來魔術靈清潔劑不夠力,之後應該要找更強效的洗劑,可真的濾網設計上並不好刷洗。
另外清洗時發現一些脫膠現象,觀察是清潔時上下邊框內固定用塗膠脫落,另外塑膠片在部分區塊是彼此黏在一起的,做工不太佳。
無法確認塗層的狀況,有點擔心塗層在多次清潔後失效(肉眼看不出來)
過去石課實測相同技術概念的百靈 BFD104BTW,清潔上較為容易,只有一片濾網,乾燥也較為迅速。此機卻有三片,中間的圓筒還非常難處理...
雖然無耗材能省去濾網的花費,但這部分就得多花先心力了,為能持續輸出良好的效能,清潔上可不能馬虎,個人認為濾網設計能再優化就好,我現在是花了心力還清不乾淨...
至於負離子的碳刷只能拿乾抹布擦拭了,畢竟是會放電的元件不建議碰水,但上面的油汙日後若堆積到一定程度可能就 GG 了!
清潔難易度評為 ★ 差
※※濾網清潔後要確保都曬乾後才放回使用,帶有濕氣放進機器使用可能會導致電路異常※※
綜合評語:
上述為本次石課針對【Adawo 愛達屋-X8】無耗材清淨機的簡易開箱評測,下列整理一下相關數據表現:
價格:約 9,500 元(2,199 人民幣)
適用坪數:10-16 坪
CADR 值:450 (m3/h) /Apolnus Myth A1 標示為 392 (m3/h)
細懸浮微粒去除:PM0.3 下降幅度約為 108000/10 分鐘
噪音值:65 dB
消耗功率:58 W
年耗電費:2,032 元
清潔保養難易度:難易度評為 ★ 差
接下來個人針對幾個重點項目為各位進行總結一下吧!
【優點】
- 從外觀及操作科技上並無太大的問題,搭配有兩種空氣品質檢測和 APP 的操作,將整體操作感受提升不少。
- 在實測的表現上,潔淨能力符合中等坪數機台的水準,只不過中高速的音量是來得比較高,若怕吵的話可能須犧牲點清淨力,把段速調成中速以下才行。
【缺點】
- 紫外線 UVC 殺菌的部分設計很有問題,首先,這就是一個耗材,限制消費者的使用時長來達到非耗材的狀態,實屬是睜眼說瞎話。另外這個 UVC 燈的存在,也讓石課懷疑此機器的細菌/病毒去除效果的測試條件是否公平,如果測試時是開著 UVC 燈才達到宣稱的效果,但消費者卻只能開 1 個小時,這樣真的有效嗎?
- 最大的那個集塵桶真的非常難洗,不用替換濾網真的是吸引人的地方,但就像其他的清掃家電那樣,若是後續的保養太困難或麻煩的話,這部分就有些本末倒置了,而且,如果清潔不善還會使機器的效能大打折扣。
以上就是本次石課長的評測實驗室,希望對您在挑選清淨機時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清新好空氣喔,謝謝各位,我們下次見!